早稻是栽培較早、成熟較早的南方秈稻。漢川市大地米業有限公司確定早稻播種期:當溫度穩定在12~14攝氏度時,是水稻發芽生長的較低溫度。在自然條件下,白天的日平均氣溫高于夜間的日平均氣溫。10攝氏度和12攝氏度的日平均氣溫分別是粳稻和秈稻生長的較低溫度。
早稻適宜播期為:日平均氣溫連續3天穩定在12攝氏度以上,長江流域適宜播期為3月下旬至4月上旬。隨著緯度和海拔的升高,氣溫降低,播種期應推遲。在生產中,要注意當時的天氣預報,采用“冷尾暖頭”的方式播種。播種后利用一段時間的晴天和溫暖的天氣,使種子根早日入土。當二次冷空氣來臨時,幼苗已經生根,幼苗不會因低溫和寒冷而受損,從而導致爛種子和萌芽。
干濕交替促進早發。正常年份,移栽后10天開始分蘗,分蘗高峰期為10-15天,25天后分蘗停止。一般來說,有效分蘗終止期為移栽后20天左右,有效分蘗期僅為8-12天。.如果陰雨天氣過多或種植過密,通風和透光不良會延遲或減少分蘗;正常灌溉和深水條件下,苗基變軟,土溫降低,養分分解緩慢,不利于分蘗,因此,早稻移栽后應適當管理水分。水層應為1.5~2厘米。在此基礎上,水應由天管理??蛇m用于大雨和陰天。晴天更深更淺,使水溫、泥溫比氣溫高2℃~3℃。分蘗期管水堅持干濕交替,以濕為主,灌水深淺視田間水量而定。粘土地和保水性好的田地一般在2厘米以內,保水性差或砂壤土稍深。
追肥早
一是早追趕,即抓住定植后的有利天氣,在定植后一周內施藥,一般在定植后2~5天內施藥。
二是每畝施足量尿素5~7.5公斤,追肥時保持2~3厘米左右的淺水層,以促進泥肥融合。
三是趕上化肥不足,每畝尿素不低于7.5公斤。晚播早稻田更應注意“補晚肥”,可增加分蘗、分蘗成穗。在施用足量碳酸氫銨、磷肥和適量有機肥的基礎上,定植后5天左右追施尿素10~12.5公斤,以達到促苗的目的。
四、根據天氣變化,冷浸泥地和死苗情況,每畝施3~4公斤硫酸鉀或氯化鉀和1公斤鋅肥,在插后20天消滅死苗。當草苗出現缺鋅癥狀時,為防止幼苗缺鋅和硬苗,還可將硫酸鋅配制成0.1%~0.2%的水溶液,噴灑在葉片上。每畝使用配制好的鋅肥溶液50~60公斤。噴施時要特別注意,避免大量鋅肥溶液倒入心葉中,以免損傷心葉。